“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这是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话。这句话对湖北人一直含有贬意。荆楚一带人崇凤鸟,把湖北人比作天上的飞鸟倒没有什么,但比作长了九个头的鸟,就生出贬意来了。这是因为在过去民风敦厚、人们相互之间都不大动心机的时候,湖北人的脑子转得特欢,喜欢算计,所以给国人留下了奸诈的印象,一顶“九头鸟”的帽子便扣在了湖北人的头上。然而,当现在市场经济意识深入人心,全国人民普遍都在相互算计的时候,湖北人爱算计的毛病就不成其为毛病了,精于算计有时候反而成了被人艳羡的资本,于是,现在的湖北人欣然接受了这个称谓,早已不认为“九头鸟”含有轻蔑的贬意,而是认为国人在称赞湖北佬的聪明,背地里还在那里沾沾自喜呢!有时候,别人不提起,湖北人还要自称“九头鸟”,以显示自己聪明。只有少数几个头脑还清醒的湖北人,微弱地发出了砍掉其它8个头的呼声。
其实,国人在分析湖北人的性格的时候,除了狡诈以外,还有一条,就是喜欢窝里斗(参见《人文中国》上卷)。总之,就是不把湖北人往好里说。
我在湖北各地跑多了,各色人等也见多了,印象中的湖北人有偷奸耍滑、逞强好斗的,但更多的人还是奉公守法,善待他人的。看来,在人们能够自由迁徙、各种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来自各地的人自由地融合,观念相互激荡,不同省份的人所具有的地域特性会越来越被消溶掉。再贬低湖北人狡诈和窝里斗,显然就以偏概全了。
然而,湖北佬的狡诈和窝里斗的特性是不是古之有之?近来看了被湖北人称作湖北文化象征的“虎座鸟架鼓”,我似乎找到了答案。现在来看看官方是怎么介绍“虎座鸟架鼓”的:“虎座鸟架鼓”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重要乐器种类,是湖北文化象征性标志,它原物高1.6米、宽约1.6米,有40公斤重,以两只昂首卷尾、四肢屈伏、背向而踞的卧虎为底座,虎背上各立一只长腿昂首引吭高歌的鸣凤,背向而立的鸣凤中间,一面大鼓用红绳带悬于凤冠之上。通体髹黑漆为地,以红、黄、金、蓝等色绘出虎斑纹和凤的羽毛。全器造型逼真,彩绘绚丽辉煌,既是鼓乐,也是艺术佳作。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一凤与虎的组合形象中,凤高大轩昂,傲视苍穹,虎却矮小瑟缩趴伏于地,反映了楚人崇鸣凤、向往安详的意识和征服猛兽、不畏***的精神。
官话说完了,现在我来说说我对“虎座鸟架鼓”的看法。“虎座鸟架鼓”于1965年***出土于湖北省的荆州市,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它出现在荆州地区绝非偶然。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荆州作为江汉平原的腹地,这里有九曲回肠的长江流经广袤的平原,从而奠定了它的重要粮仓的地位。所以荆州城历来是楚国的都城所在地,这里不同于山区,不可能有虎豹熊罴出没,但在物阜民丰的平原上,各种鸟却能在这里自由地翱翔,这就是为什么生活在江汉平原上的先人们会把凤鸟作为图腾来崇拜的原因。由于这里江河湖汊特别多,居住在这里的人比一般人要“聪明”,这正印证了“智者乐水”这句古话。其实,居住在江汉平原上的人聪明,主要是江河湖汊的联通,使人们的交往相对便利一些,人们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见识会逐渐增多,这样就显得要比其它相对封闭的地方的人心眼多一些、聪明一些。这些地方的人被人称作“九头鸟”就不奇怪了。
直到现在,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湖北人凤鸟崇拜的痕迹。中南地区的热门网站《武汉热线》的标志就是一个毫不隐讳的“九头鸟”的造型,湖北电视台的台标是一个夸张变形的“火凤凰”,而荆州城的城标是则一只展翅欲飞凤凰,只是荆州人比较谦虚,没有把凤凰的其它8只头给塑上去,没有把他们的聪明劲在城标上反映出来。
如果离开荆州往西南走,则会渐渐地离开江汉平原,到达以丘陵、山区为主要地貌特征的宜昌市和恩施州,这里的文化特征已经不再是崇鸟的文化,而改作了崇白虎。因为这里以丘陵和山区为主,是虎豹熊罴出没的地方了,其文化也由荆楚文化变成了巴蜀文化。在宜昌市和恩施州,他们则称之为土家文化或巴文化。到这两个地方的山区去,无论是其神话传说、歌舞还是雕塑,处处都可以看到白虎崇拜的遗迹。
好了,现在回过头来再看看“虎座鸟架鼓”的造型,我们就会发现,为什么在凤与虎的组合形象中,凤高大轩昂,傲视苍穹,虎却矮小瑟缩趴伏于地,这哪里是反映楚人崇鸣凤、向往安详的意识和征服猛兽、不畏***的精神,分明是位居平原地区的荆楚人对位于山区的巴人的鄙夷和压制!说穿了,整个是一个窝里斗的形象而已!
“虎座鸟架鼓”存在了两千多年了,现在,它更成了荆楚文化的代表,出现在很多郑重的场合。就象“九头鸟”由过去的贬意转为现在的褒意一样,两千多年后的“虎座鸟架鼓”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含义,或者当作纯粹的工艺品来看待,也未尝不是一种积极的变化!